重生之我在外网看“王妈”……
来源:Mediamz 1022

「我,重生了!重生在XX的那一天!这一次,我要夺回我的一切......」「三分钟!我要看到关于她的全部资料!」

......

近两年,短剧的风越刮越大。比如最近,短剧“王妈系列”及其相关创作者频频登上热门,由此可见一斑。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集形式,从最初并不被大众所看好,到后来逐渐赢得了观众的关注。

虽然有人诟病其不过是一种昙花一现的娱乐方式。但不得不承认,无论海内外,微短剧都在市场上斩获了巨大的成绩。

这似曾相识的画风,嗯,是这味儿没错了

 

「爱来自海外“王妈”」

随着国内审核制度日渐严格,以及观众的眼光逐渐挑剔。如果说国内短剧已经进入2.0规范升级的时代,那海外市场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。微短剧市场也在试探着向海外市场伸出橄榄枝。

根据点点数据显示,2023年8月,ReelShort首次登上美国iOS畅销Top100榜单。仅半年之后,这一新兴短剧品类便扩展至三个主要产品:ReelShort、ShortMax和Dramabox,这标志着短剧正式成为美国畅销榜的一个新类别。

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,海外热门短剧应用的下载量已高达3766万,环比飙升了92.3%。在部分地区,ReelShort的下载量超过TikTok,成为娱乐榜下载量第一。

然而与想象中新媒体受众以年轻人为主不同,ReelShort上45岁及以上用户占比最高,约为48%,其次为25至44岁的中年用户(占比约为39%)。

比如一款去年爆火的:《The double life of my billionaire husband》(《亿万富翁老公的双面人生》)

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贫困女性,为了支付母亲沉重的医疗费用,被迫接受了继母妹妹的提议——代替妹妹嫁给一个她从未谋面的纨绔少爷。

婚礼之后,随着两人相处的日子增长,他们之间逐渐萌生了感情。男主角无法忍受看到女主角受到任何委屈,于是在女主角装软弱,而在她的背后重拳出击,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,为爱妻打抱不平,过着一种双面的生活。

「沉默的“王叔”们」

网络上一直有一个“男性购买力不如狗”的玩笑,小迈好奇地问,这个数据统计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加入steam的销量情况呢?如果有,那加上A股再看看呢?与其说中年男性消费能力弱,不如说更多的是男性的消费方向和女性不同。

男性消费更倾向于低调的投资型、电子产品等高价产品,或是一些关于运动健康的品类方向。保持品质生活,维持体面人设是很多中年男人的诉求。

然而,下班上车时,比车先被点燃的那根烟;周末闲暇,拿出久居后备箱的鱼竿,一坐三五小时,钓上的还没有鱼饵大的鱼,都是中年男人在静谧的角落里,无处言说的念想,都是他们的精神需求。

比如钓鱼,大概是全世界男人的终极信仰。SneaKnight,一个来自杭州的渔具公司,生产的渔具远销到美国、巴西、俄罗斯、西班牙、韩国等200多个国家,一年销量在1000万美元左右,足以想见这个市场的潜力。

中年男人可能不会因为喝了一瓶好酒,发条社交平台广而告之,但是可能会因为钓了一条一米长的鱼,在家门口迷路俩小时。这是中年男性的快乐,是他们自己世界的社交货币。

由于男性的消费增长不如女性增长速率高,商家于是逐渐忽视了对于男性消费市场的开拓,于是男性的消费欲望也逐渐降低。商家缺乏对男性消费者的有效触达,这使得男性更加不愿意尝试新的消费项目。

因此这并不是意味着男性市场没有消费潜力,而是这部分消费需求一直被压抑和忽视。他们也许会羞于提及,但是短剧市场给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。

目前的出海短剧主要分两种,一种是海外本土拍摄,一种是国内短剧翻译。Dramabox翻译短剧的整体人气应该是海外自制短剧的 3-5 倍,而其中收藏量位居前列的《Shadowed Thrones》(中文名称为《我为至尊》)就是一部男频短剧。

根据调查数据显示,Dreambox用户画像男女占比也有将近1:1,“神豪”、“都市”等男频关键词,在海内外短剧市场也都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另外,根据点点数据显示,Dramabox 2 月在美DAU只相当于 ReelShort 的 1/26,但营收却达到了后者的70%。换句话说,Dramabox可能流量方面数据欠缺,但是用户黏性更高,重度兴趣用户占比较大,可持续性发展有优势。

 

「听见TA们的声音」

数据来源:点点数据,图片来源36氪

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。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受众,然而,对于短剧爽文的偏爱,大概是从他们维护的光鲜亮丽的人设中裂开的缝隙。

年轻气盛的年轻人,他们鲜活、热烈、坚定,而“过期”的年轻人,行至中年,生活乏味、热情退却,成为“无趣”的中老年人,成为沉默的大多数。正是在这种生活状态下,他们更加需要一些精神上的依靠。

短剧的特点,如迅速推进冲突、反转剧情,都是在当下这个高效运行的时代背景下,高速获得“爽”感的一种途径,本质都是一个对情感需求的满足。

与短剧类似,营销也是这样,一样是内容产品,有相似的盈利模式,那么从出海短剧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经验呢?

「精神需求:内容产品的核心」

迈蒂觉得,无论是女频玛丽苏言情,还是男频穷小子逆袭,不管是日式大小姐,还是欧美吸血鬼,本质上都是从多个方面去满足观众们不同的精神需求。

他们理智上知道这些东西没什么“营养”,不符合自己对于“品质”的追求。然而,营养餐固然健康,高油高糖却是最令人快乐。

营销和短剧,同作为内容产品,不一定需要光鲜亮丽,不一定需要宏大叙事,通过质朴的情感链接,同样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感受到愉悦、满足和幸福。

1.内容产品的情感价值既可能源自其本身的属性,也可能来源于品牌所传达的情感内涵,这包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、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追求。

当一个品牌或产品满足了这些深层次的需求时,消费者与它之间便容易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,进而培养出忠诚度。

2.我们需深度洞察目标市场受众的文化背景、消费习惯和心理需求,才能策划出有感染力的情感营销计划。

3.我们还需致力于同消费者建立真诚且互动的沟通桥梁,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与支持。

顶部